产品名称:大电流反爪扭簧+灯笼簧复合端子-500A汽车充电桩/储能高压连接器
一、产品概述
本产品为专为高电流应用场景设计的复合结构端子,融合反爪扭簧与灯笼簧两种弹性结构,适用于200A及以上高压大电流连接需求,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、储能系统、直流高压配电设备等关键连接部位。本产品仅聚焦于大电流端子组件的设计与应用,不涉及连接器整体结构的介绍。
二、结构特点与技术优势
- 复合弹性结构设计
- 反爪扭簧:提供稳定的接触压力,确保插拔过程中接触面的稳定接触电阻,适用于高振动环境。
- 灯笼簧:具备多点接触能力,提升导电面积,增强散热性能,有效降低温升。
- 双重簧结构互补:增强整体接触可靠性,适应复杂工况下的长期使用。
- 标准化尺寸系列,适配多种线径与端子规格
- 提供5种主流尺寸规格:8.0mm、10.0mm、12.0mm、14.0mm、16.0mm
- 每种规格对应明确的外形尺寸(A、B)与额定电流范围,便于选型与匹配
- 尺寸精度高,确保安装一致性与互换性
- 高电流承载能力,满足新能源行业需求
- 额定电流覆盖200A至610A,适配高功率充电与储能系统应用场景
- 材料选用高导电铜合金,表面镀银处理,降低接触电阻,提升导电效率
- 可长时间稳定运行于高温、高湿、高振动等恶劣环境
- 优良的热稳定与机械稳定性
- 复合簧片结构具备良好的热补偿能力,避免因温升导致的接触失效
- 插拔寿命高,确保连接稳定性与长期使用可靠性
- 适用于频繁插拔的充电桩使用场景
- 安全防护与兼容性设计
- 端子结构具备防误插、防松动设计,提升使用安全性
- 可适配多种主流连接器腔体结构,具备良好的兼容性
- 支持定制化尺寸与材料选择,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
三、应用场景
-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:适用于直流快充桩、换电站等高功率连接场景
- 储能系统连接器:用于储能电池组与BMS之间的高压连接
- 工业高压配电系统:适用于电力设备、变频器、逆变器中的大电流接插组件
- 轨道交通系统:用于轨道交通车辆与充电设备之间的高压连接接口
四、尺寸与电流参数对照表(参考)
规格 Size | 端子名称 | A(mm) | B(mm) | 额定电流范围 |
---|
8.0 | 反爪铣扁端子8.0 | 50.00 | 14.25 | 200A – 260A |
10.0 | 反爪铣扁端子10.0 | 57.00 | 16.20 | 260A – 310A |
12.0 | 反爪铣扁端子12.0 | 58.00 | 18.60 | 350A – 410A |
14.0 | 反爪铣扁端子14.0 | 60.00 | 20.65 | 380A – 500A |
16.0 | 反爪铣扁端子16.0 | 64.00 | 22.00 | 500A – 610A |
五、结语
本款大电流反爪扭簧+灯笼簧复合端子专为高电流、高可靠性应用场景设计,凭借复合簧结构、优良导电性能、标准化尺寸系列与广泛适配性,成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与储能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连接组件。我们致力于提供高性能、高精度、高稳定性的端子解决方案,助力行业发展与产品升级。
产品选型
选型表
大电流反爪扭簧铣扁高压端子-500A快插防脱设计-新能源充电桩/储能连接器端子 反爪+铣扁 选型表
产品型号
Product model | 产品名称
Name | A | B | 电流 Current | 二维图 2D drawing |
---|
8 | 反爪铣扁端子8.0
Reverse claw milling flat terminal 8.0 | 50 | 14.25 | 200A-260A | |
10 | 反爪铣扁端子10.0
Reverse claw milling flat terminal 10.0 | 57 | 16.2 | 260A-310A | |
12 | 反爪铣扁端子12.0
Reverse claw milling flat terminal 12.0 | 58 | 18.6 | 350A-410A | |
14 | 反爪铣扁端子14.0
Reverse claw milling flat terminal 14.0 | 60 | 20.65 | 380A-500A | |
16 | 反爪铣扁端子16.0
Reverse claw milling flat terminal 16.0 | 64 | 22 | 500A-610A | |
A | B | C | D | E | F |
---|
如何正确计算大电流端子的电流承载能力?
1. 测量实际工作电流,包括峰值电流(如电机启动时的瞬时电流);
2. 预留安全余量:选型电流 = 测量峰值 × 1.2~1.5 倍;
3. 考虑高温影响:高温环境下,普通连接器载流能力下降,需选择耐高温工业级产品。
如何确保大电流端子的长期接触稳定性?
1. 镀层材料:镍底镀银工艺比纯铜更耐磨、耐腐蚀,长期电阻更稳定;
2. 接触压力:压力不足会导致“虚接”,推荐采用刚性插针 + 劈槽式插孔结构;
3. 抗腐蚀性:盐雾、硫化氢等环境会加速氧化,需选择通过 96H 盐雾测试的产品。
大电流端子的连接方式有哪些?如何选择?
1. 压接式:气密性高,适合高振动环境;
2. 焊接式(THR/SMT):适用于 PCB 板载,需注意焊点耐温性;
3. 插拔式:方便维护,但需确保锁紧机制(如螺旋卡口 + 止退外圈结构);
4. 选型建议:高振动场景优先选择压接或带锁紧结构的插拔式端子。
大电流端子的发热问题如何解决?
1. 降低电阻:采用高纯度铜合金及厚镀层(镀金 ≥ 16μ");
2. 散热设计:部分端子集成散热片或采用低热阻外壳材料。
在严苛的工作环境下如何选择端子?
1. 高温环境:选择耐温 ≥ 150℃ 的端子,并匹配耐高温 PCB 材料;
2. 腐蚀环境:全塑外壳 + IP68 防护或气密性金属端子;
3. 高振动环境:优先选用压接式或带抗振动锁紧结构的端子。
如何评估端子的寿命和可靠性?
1. 接触电阻测试(长期稳定性);
2. 插拔寿命测试(如 10,000 次以上);
3. 环境测试(盐雾、湿热、热冲击)。